读书笔记(三)


读书笔记(三)
/未知作者
读(写)近体诗入门常识(三)

三、旧体诗的分类和专用词语
(一)旧体诗的分类何如由来
旧体诗从唐代开始分为“古体诗”和“近体诗”两大类。唐代以前的诗都称为古体诗,近体诗是与古体诗相对而命名的,而不是指的近代诗,这种说法沿用到今已经一千三四百年了。
(二)古体诗存在的原因
1、用韵的自由性
古体诗除了须要用韵以外,不受格律限制,因而写作时比较自由,可以想怎么写就怎么写。
2、用字的多变性
古体诗以其句子字数多少不同,有多种形式,并且一直被保存下来,与近体诗并列存在。
3、句子的长短性
古体诗篇幅长短不拘,一首诗有两句的、三四句的、五六句的、七八句的、十多句到百句以上的;其中最长的诗《孔雀东南飞》,全诗三百五十七句,共一千七百八十五字。
4、古典的优美性
古体诗历史悠久,有《诗经》、“楚辞”(亦称“风”或“骚体”),它们被称为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两大流派的源头,也是构成我国诗歌的源头。后人将《诗经》和“楚辞”并称为风、骚。
(三)旧体诗的专用词语
1、联句:由二人以上合作写诗,按事先约定,每人作一句、二句或四句凑成一首。
2、集句:集古人的诗句为一首诗。
3、口号(豪)、口占:“口号”是指未经起草随口吟成之作。(即兴作诗)
4、唱和(贺)、唱酬:“唱和”本是指唱歌时此方唱,彼方和。这里“唱和”是作为彼此依诗词赠答的代词。
5、次韵、步韵:根据别人诗篇所用的韵,并且依原韵的先后次序写出的诗。
6、用韵:指用他人诗篇的原韵写诗,但先后不必依照原韵的次序,可以改变。
7、依韵:是指根据他人诗所用的韵目写诗,但具体韵字只要求和原诗属同一个韵部而不必与原诗相同。
8.追和:是根据前人所写某首诗的原韵或诗意而写的诗。
*注意:以上“和”、“酬”“次韵”、“步韵”、“依韵”“用韵”、“追和”等用语,都须出现在诗题上。
9、分韵、限韵:几人相约作诗,一人分一字作韵脚而成的诗。
10、双声叠韵:双声就是指同声母的字,可以构成双声,如“参差”;叠韵就是指同韵母的字,可以构成叠韵,如“窈窕”。(在诗中,恰当的使用双声叠韵,可使诗句增强音乐效果。)
11、诗眼:诗句中往往一个字用得精练,就会使诗句增加艺术感染力,那么,用得精辟的字就称作“诗眼”,又叫“句中眼”。
12、合掌:格律诗中的对偶句子,如果两句意义相同,就叫做“合掌”。有经验的诗人不会犯这样的毛病。 优质资源筛选与推荐>>
1、
2、
3、
4、
5、
↓↓↓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