总之,御疾之道,贵在能忘;切切在心,则我为疾用,而死生听之矣。


总之,御疾之道,贵在能忘;
切切在心,则我为疾用,而死生听之矣。

作者与出处:  《疗病第六》  《闲情偶寄》

上下文分析:

为了让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古籍经典名句,我们为你分析了【总之,御疾之道,贵在能忘;切切在心,则我为疾用,而死生听之矣。】名句的上下文信息, 可以在你阅读的时候作为理解的参考材料:

……
之药,彼乌能崇我哉!故于伏枕呻吟之初,即作开卷第一义;能起能坐,则落毫端,不则但存腹稿。迨沉疴将起之日,即新编告竣之时。一生剞劂,孰使为之?强半出造化小儿之手。此我辈文人之药,“止堪自怡悦,不堪持赠君”者。而天下之人,莫不有乐为之一事,或耽诗癖酒,或慕乐嗜棋,听其欲为,莫加禁止,亦是调理病人之一法。总之,御疾之道,贵在能忘;切切在心,则我为疾用,而死生听之矣。知其力乏,而故授以事,非扰之使困,乃迫之使忘也。

  ○生平痛恶之药

  七曰生平痛恶之物与切齿之人,忽而去之,亦可当药。人有偏好,即有偏恶。偏好者致之,既可已疾,岂偏恶者辟之使去,逐之使远,独不可当沉疴之《七发》乎?无病之人,目中不能容屑,去一可憎之物,如拔眼内之钉
……